找到相关内容311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《楞伽经》

    无穷的。  现在谈谈心、物的问题。关于“唯心”、“唯物”,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衰。佛门中有一个正确的观念,即我们成佛,是靠我们这个心,而不是靠这个物。物质的来源依附于我们的正报,正报就是我们的身体,物理...成佛,地狱不空,我也不愿成佛。所以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,发大愿。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佛,靠的就是发大愿。要成佛,必须要发大愿。  第三个是自觉圣智究竟相,是说他对于一切法相都已经放弃了,最后证得如幻三昧。...

    湛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849566.html
  • “良知”说与“童心”说辨析

    佛性说的儒学化和伦理化。  所谓佛性,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或潜能,是众生成佛的前提和依据。佛教认为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众生与佛在本质上平等的,只有迷与悟的不同。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为迷失了内在的佛性,就向...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,故良知即天理。(《传习录》上) 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,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,不可为草木瓦石矣。岂惟草木瓦石为然。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。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,其发...

    廖乐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2550615.html
  • 凡夫即佛 烦恼即菩提

    过去和幻想未来,使心灵宁静,以达到心如虚空,这样就可海纳百川,吸收整修宇宙的信息,菩提也就是成佛了最高智慧。  “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缘心迷不能自悟”。“世人心邪,愚迷造罪,口善心恶,贪嗔...的本质就是苦恼。” 无论是在顺境与逆境,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、中国人还是外国人、总统还是平民、富人还是穷人。如当官的有当官的烦恼——没当官时千方百计、挖空心思想当官,当了官后想当更大的官;当百姓的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4651493.html
  • 从人道到佛道

    增进我们的道德,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,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,尤其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。佛陀在成道的时候,曾说“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”,也就是说,众生皆有佛性。佛性就是成佛的性能,佛性是人人本具,... □等觉:当菩萨修至第十地的法云地时,已经位邻佛果,仅比佛果略逊一筹,因此称为等觉,也就是等同正觉的意思。又名一生补处,表示次一生即将成佛。   □妙觉:妙觉指自觉觉他、觉行圆满的究竟佛果,因为它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752887.html
  • 论佛教道德的层次性特征

    。通过佛教的学习,驱除包裹心灵的枷锁,回复本来的清净本心,就是解脱,就是成佛。这是学佛的根本目的。 基于这一理论,学佛的过程,就是提高觉悟的过程,也就是提升人的道德品质的过程。精神品质的提高,...佛教道德涵盖了功利论、义务论和德性论等多个层面,能够适应不同层次、不同境遇下人们的需求。本文讨论的主题就是佛教道德的层次性特征。   二、规范伦理学的三个主要层面 在现代伦理学...

    淘金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1553273.html
  • 自我教言思考题

    能真正圆满,也就是成佛了,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,真谛之所在。  修佛不离世间,不要将世间和修行对立起来,吃饭穿衣都是修行。我认为,以出世之心追求成佛正道,即使所为为世间法,该世间法也是出世法,处处有禅修...,得人心的只要一切事业都会兴盛,不得人心,就会败亡。  自心相应于佛法,才能成办究竟成佛的事业。  17、 应从何种根本上随顺众生,有何必要?  这个随顺,就是《普贤行愿品》上所说的“恒顺众生”,不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2255277.html
  • 浅析慧能大师的人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

    “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;听说依此修行,天堂只在目前”。[21]在慧能看来,众生的自心、本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据,因此不必念经,不必向佛典中追求佛法,也不必坐禅,不必布施财物,甚至不心拜佛,更无须...来看,慧能大师力主“本性是佛”、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的佛学思想,是立足于人的本性,强调人性即是佛性,一方面因人人都有人之本性,自然人人也就有佛性,既然人人都有佛性,那么在佛性面前人人也就是平等的。...

    曾友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856764.html
  • 地藏信仰与现代文明

    般的生命实体,也就是“佛性”。众生只有将这种无比广大、坚强有力、纯洁如水、美如莲花般的佛性显现出来,才能使人的生命意义得到最彻底的解放——也就是成佛的境界。无数个体生命的解放,一切众生佛性的共同显现,...化城寺来,九华山开始成为江南一带闻名遐迩的香火之地。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“大圆镜智”,大圆镜智的终极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涅”的境界。很多时候,一个佛教徒的全部人生过程,都是为一刹那间的死亡所做...

    黄复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2359720.html
  • 从五种姓看唯识宗衰败的原因

    起信论》归结认为: “本有”是众生成佛的本体论依据,也就是成佛的因。而“当有”则是鼓励修行成佛的现实需要。也就是说,本有和当有,一从因上说,一从果上说;二者并无二致,无须完全割裂考虑。所以,可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理论探讨,当时中国佛教界已经就佛性问题达成了基本的共识,就是众生皆有佛性,从本质上来说众生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。但是,基于现实修行和各种因缘的不同,众生成佛的具体情况会各有差异,其具体表现...

    李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4961711.html
  • 如何生起菩提心

    一心欲救度众生。而度化众生的殊胜方便就是成佛转法轮,为此发誓成佛行佛道,这个“慈悲心”及“发誓成佛”即是世俗菩提心。生起世俗菩提心要具备两个条件。一、对无边众生生起大悲心。二、为度一切众生发誓成佛。  ...今生的母亲一样。坚定地树立起这一观点时,就是知母。   二、念恩  于己前明观现世母亲之相,心中作念:此慈母非但今生为我老母,彼从无始以来作我母亲的次数也无量无边,她在无数的生生世世中对我倍加慈愍爱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3063540.html